招生
“中国手工艺”课题作品系列报道——综合媒体工作室
来源:cafaifc  点击量:5197  时间:2019/3/1 18:17:28
“中国手工艺”课题作品系列报道——综合媒体工作室
在我们生活的互联网时代,大众往往流连于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种种新奇感受和不费“功夫”的便捷体验。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在创作中也不断探索着新媒介所带来的极致魅力。然而,经典的手工艺与制作流程与我们的当代生活渐行渐远,甚至不再是艺术家和设计师们首选的创作方式和媒介。
 
“中国手工艺”课题作为本学年第一学期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课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反思传统工艺价值的机会。正如加拿大哲学家、媒体学家麦克·卢汉所提出的“媒介即信息”的概念,媒介不像大众认同的那样仅仅起到承载信息的作用,而它就是信息本身。学生得以在这个课题中分析和体验传统艺术创作的媒介和手段,并融入自己的理解,从“新”的角度进行视觉表达亦或解决设计问题。
作为国际预科Integrated Media 工作室的教师,我认为鼓励同学们从自己感兴趣的创作媒介和手段入手非常重要,这也是IFC老师们一贯坚持的教学理念。因此,围绕同一个主题,同学们会因不同的背景和个人经历创造出不同的艺术结晶。看到同学们可以多样化的表达,是做老师再高兴不过的事了。
 
在课程中除了引导、帮助学生们进行相关调研、视觉形式实验、以及学习基本软件之外。我们还一起分享了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作案例,并分析了其中的可取之处。善于运用传统玻璃制作工艺的当代艺术家Josiah McElheny,以阵列摆放的手工镜面玻璃制品结合博物馆独特美学的展陈方式完成了他的系列装置作品Total Reflective Abstraction,并以此视觉形式来探讨令人困惑已久的美与诱惑之间的本质问题。

另外,课上我们还一起观看了Great Big Story出品的关于媒体艺术设备修护技师Chi-Tien Lui的微纪录片Keeper of the Screens,带领同学们学习了纪录片中的镜头运动、灯光设置以及景别变化的方式。
由于秉持着良好而开放的艺术理念,同学们在创作自己的作品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视觉风格和方法,对此我毫不意外,甚至有些窃喜。来自贵州的张婷艺,从傩戏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入手,进一步聚焦在傩戏脸谱制作这一民间戏剧所独有的、即将失传的传统工艺 。比起简单而枯燥的再现脸谱的制作过程,她从中提取了这项民间艺术根本的视觉纹样, 融入了自己诙谐的想象力,并通过逐帧动画的方式重新赋予了这项民俗艺术新的生机。

敏感而细腻的周珂帆,一直痴迷于不同材料的当代艺术探索,以及不断深入学习如何通过艺术表达特定观念。在这个课题当中,她重新探究了盆栽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并借助盆栽培育过程中严格控制植物长势的特征,进行反讽式的观念表达。她创造了一个以驯化、改造儿童本性以符合社会定义“优秀”儿童为目的盈利性虚假网站。人们可以在她的网站上找到各种培植、养育、定制“爱”的方式,并种植出令人满意的盆栽作品。

像众多喜好电子游戏的年轻男孩们一样,来自福建的丁嘉森对于电子游戏中的美学以及它特定的人机互动方式感到着迷。在这个课题中他使用易于上手的Makey Makey单片机,邀请观众切身参与到制茶的工艺流程当中。除了精
心地设计绘制了传统制茶工艺的每个步骤,他还手工制作了纸膜原型,并十分聪明地躲避了技术壁垒。
刘逸飞关注北京宫毯的古老皇家制作工艺,同时也担忧它因高昂的成本在不断的产业化过程中被遗忘和消解。为拍摄微记录片,她屡次探访北京工美集团,并追寻到手工艺的各位非遗传承人,近距离地了解他们的工作流程与规范,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制作过程中,刘逸飞通过反复拍摄,修正视频中的瑕疵,并不断完善镜头语言。

我一直认为,每次带领学生完成新的课题,对老师都是一次新的挑战。每个同学独特的个人经验和视角成为他们的宝贵财富。同学们在“中国手工艺”课题中归纳总结了前几个课题的工作方法,并在软件控制和思维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为他们能够举一反三的进行自由创造感到由衷的赞叹。

IFC声音板块撰稿人: 综合媒体工作室教师李沫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