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预科国际学术总监TonyBrown教授和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隋建国教授的双人展“造·画 SCULPTER·DESSINER”在东城区东皇城根北街甲20号艺术8开展
丨隋建国 x Tony Brown : 现代主义之对辩
两位多年故交,两位雕塑家,两位美院教授,两位艺术家长久地关注着彼此的创作,互相倾慕。于是便有了2016年今秋在艺术8举办的本次对话双人展。他们的名望早已奠定。隋建国是当今中国最为重要、也是国际舞台最为著名的雕塑家之一。作为负有盛名的教育者,他的性格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以及这片异常活跃的土地。托尼·布朗则有着完全不同的经历。出生于英国的他曾在90年代跻身欧洲顶尖艺术家之列,曾参加1992年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尤为人所铭记。他在教学中表现出罕见的敏锐,声名卓著。怀着对中国文化的亲切认同,托尼·布朗从巴黎来到中国,继续创作者与教育者的精彩生涯。
隋建国是一位传统纯粹意义上的雕塑家。他反复使用古老的雕塑技法,探求手段与内涵的创新,向当今的雕塑实践中引入一段批判与反思的距离。这段距离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为一种新鲜而反讽的目光,一种灵敏的幽默感。在今年5月成立的隋建国艺术基金会的展厅里,可以看到隋建国如何用迷人的睿智,介乎拼贴与戏仿之间,重新诠释自60年代至今现代主义雕塑史的每一个伟大的范式。他带着罕见的气息与清新感构建出的作品,仿佛关于现代主义雕塑伟大旅程的一段叙事,或是一部小说。
当我们想到托尼·布朗的同时,便会无法抗拒地想到现代主义的本质。他的装置复杂、优雅、精巧,横跨多重领域,结合并混融了运动、建筑、图像、光、电影……仿佛集结了现代思想能够在当代语境下生发的种种一切。但他思想的深度不止于此。托尼·布朗试图将现代主义以及它所谓的理性,置于某种挫败的境地。他设计的机器用于产出与其目的相违背的结果。它们表现出视觉至上、以思想掌控的美学,但在这种确信无疑的表面之下,他却想象着偶发与不可控。最终混入其间的是神秘的偶然,兼有造物主式的意外之力。
在两位艺术家的创作中,不妨认为,素描确实承担了练习、底稿、速写的传统意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也都将素描本身视为一门独立而严格的学科,以创造力将它衍生为创作之上的新的枝杈,触及那些本是不可设想、未被表达之处,从而发展出超乎预想的种种面向。其后我们将读到,隋建国的创作过程基于身体与精神的无意识行动以及材料本身蕴含的随机因素,成功地向他的艺术语言之中补充了新的语汇。隋建国从偶然趋于形式;托尼·布朗却恰恰相反,从形式趋于偶然。他制作了一台机器代替手笔,作为工具,模拟绝对的控制,却又隐秘地向其中引入一个程序,令其无法完满实现任务,正如在生活中接纳意外的结果。因之而来的是唯命是从的计算机配置,动态、无法抗拒、不可遏抑的气旋与风暴,黑洞与龙卷风;专横地引入了意外与超越、脆弱与新生的问题。素描在他们的创作中既是鉴照的镜子,也是一种解放,仿佛这种方式能够逾越他们的创作不可避免的局限所在,探索边界地带,超越轮廓与表象。
策展人
亨利—克洛德·顾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