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 “城市就是一座博物馆”课堂记录(一)
来源:cafaifc .作者:CAFA Staff .时间:2019/12/15 14:56:53

第二课堂 “城市就是一座博物馆”课堂记录(一)



以上这些问题,来自于中央美术学院国际预科的同学们,我们这堂课叫做——城市就是一座博物馆。在这堂课里,楼先森作为授课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街巷,用近乎于地毯式的搜索,去观察城市中我们习以为常或视而不见的犄角旮旯。去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这让我们对城市的了解有了新的、更有趣的维度。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次对原创能力的锻炼。



我打算用六篇文章来分享几位同学的探索和发现。今天是第一篇。在这一篇里,艾鑫同学从正阳门附近的西打磨厂街上无处不在的火警提示中找到灵感,我们来看看 。


破损的可能 

01与人互动的纸





我们如何去描述一张A4纸? 白色的?表面光滑的?薄且有韧性的?这些良好的特质是为了传播信息而服务的 :白,白纸黑字,使纸上的文字有更好的可读性 ;光滑,有利于印刷;薄,方便运输 ;有韧性,不易破损。 


我们已经习惯于使用这样一种优质的工具,我们用它创造信息、读取信息。我们习以为常。 但是纸只能以这种方式呈现吗? 早在纸发明之初,它们并非是今天这样的面貌。通常它们有自然的颜色,丰富的质感,也许有些地方还不太均匀。当我们在一张“完美的纸张”上阅读时,我们集中注意力于文字的内容; 而当我们在一张更有自然属性的纸上阅读时,我们也许会触摸那些粗糙的质感,尝试透过较薄的地方去观察我们书页下的手指。我们在和纸互动。  

 


西打磨厂街 


最普通的的A4纸,210mm*297mm,平均每张约有 4.3659g 重,随处可见,产量巨大。然而在西打磨厂街上,它们被赋予了更多可能。“前门街道 - 火警报警电话 -67020103”印有这样的信息的纸被张贴在这条老街各个角落。它们有了不同的结构和质感,当仔细观察时,不难发现,这 一切都是人与之互动的结果。这些纸通常被张贴在砖墙、木门、金属门上,不同的质地也使张贴其上的纸有了完全不同的肌理,或者姿态。  


 


02与人互动的纸


这些破损的形态,除了时间的侵蚀之外,是否还有某些人为的无意损坏?在我的眼里,这些自然力或者人力,都是一种创造的力量。我尝试反推出人们与纸的互动方式,想象这么一个场景,街坊领居们在墙根闲聊,正巧墙上张贴的这张纸,因为已经破损,于是,破窗理论的驱使下,人们或许会情不自禁的去抠弄这些破口。 我去观察这些破损的形态,推想出他是出于哪一种手指动作,是抠、撕、拉、还是戳? 






03概念的生成

这样 ,我脑海中诞生了一个关于书籍封面的设计概念。
书籍的封面也像纸的本身一样,它不一定非要是光滑的、平坦的,它也可以有起伏, 有不同的质感,使人与书建立起更深一层的联系,人们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也能用皮肤去感受。封面为两层,下面一层是坚硬有起伏裂痕的底层,上面一层则是更加薄透的纸,人们在多次阅读的拿起放下的过程中, 凸起的表面会渐渐磨损,在手指与其接触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将第一层纸划破,露出下面一层的结构。 


《无人生还》

于是我想用这样一个想法为《无人生还》设计一个封面,《无人生还》(And Then There Were None),是英国推理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193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八个素不相识的人受邀来到黑人岛上。当他们抵达,接待他们的却只是管家夫妇俩。用晚餐的时候,餐厅里的留声机忽然响起,指控他们宾客以及管家夫妇这十人都曾犯有谋杀罪。在这的几日里这些人接连被害,凶手是他们其中之一,还是另有其人?


文中对不少人物的心理活动有着大段描写,有些段落接近意识流小说的写法。这种精神层面的暗示与真相渐渐浮出水面的过程与封面磨损的过程相契合。.这封面上的痕迹,感觉就行人物的挣扎、犯罪的蛛丝马迹、或者仇恨的抓挠。。。


为《无人生还》重新设计封面 



评语
我们这一堂课,并不是让大家从结果出发,让大家直接去设计一张海报、一本书、一个字体或者一个产品。而是从现象的观察中,找到那个与自己心灵结构相呼应的一颗创意的种子,这颗种子就是一个元点,从它出发,可以到达某一个具体的设计应用。艾鑫的工作,完成了这一个思维到行动的过程,对一张火警提示的观察,竟然也这么有趣 ,更可贵的是,她想到了破损背后人的行为,虽然这不一定是真的,但是能把现象与人的存在联系起来,确实是一个有创意的想法。整个课程沟通中,我自己也有点感觉被带入到一个悬疑小说中去了。



结语
杜尚的小便池颠覆了艺术的定义,艺术到底是高于生活?还是说艺术就是生活呢?不论如何,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来源于对生活的体悟,但首先是观察。对于学习艺术和设计的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这种能力是一种对现象和本质之间关系的把握能力。现象和本质本身就不存在对立关系。



我们并不生活在真空,环绕我们的是多变和复杂的城市。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所有的文化,都有物质为载体。我们如何看待这些载体,体会与之相关的文化并创造出自己的解释?是我们这一次课程的目的。如果能借助这些观察和记录得到的素材,以及洞察,进一步获取某种创作的概念,或者说灵感,那就更好。


最后借用当代艺术家约翰凯奇的一句话:“如果有什么事你做两分钟就无聊了,那就试试做四分钟。如果还是无聊,就八分钟,再不行就十六分钟 、三十二分钟。直到你觉得不无聊 为止,

“If something is boring after two minutes, try it for four. If still boring, then eight. Then sixteen. Then thirty-two. Eventually one discovers that it is not boring at all.”
——John Cage 


是啊,任何事情,只要你钻进去,就是一个世界!
请期待下一期分享▼《井盖下的城市网络-中央美院国际预科课堂记录》

课程花絮